第三屆禮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0

時間:2014 年 12 月 6 日—12 月 8 日

地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水岸山居酒店

书

葉國良教授主持會議

了热

張頌仁先生致辭

「第三屆禮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清華大學中國禮學研究中心、嘉禮堂及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研究院共同舉辦,此次研討會以「紀念沈文倬先生逝世五週年」為主題,分甲、乙兩會場進行:甲會場圍繞「《儀禮》冠、婚、鄉、射諸禮之實踐性復原」與「經學研究」兩個議題進行討論,乙會場圍繞「禮/物:禮儀世界的物體系」和「從禮看藝術」兩個議題探討禮儀世界中的物和藝術的可能性、功能和意義,以期重現古代禮樂文化,復興傳統人文精神。

叔叔

與會嘉賓

本屆研討會分為主題講演、《儀禮》復原討論會(甲會場)、分組討論會(甲會場)和圓桌討論會(乙會場)四個部分進行。主題講演和《儀禮》復原討論會(甲會場)在水岸山居酒店大會議室舉行,分組討論(甲會場)設在12月6日酒店的第一、第二會議室及7日的第一會議室舉行,圓桌討論會(乙會場)設在12月7日酒店的第二會議室舉行。

爱说e

儀禮復原:士冠禮

640

邵志飛教授致開幕辭

叔叔叔

沈文倬先生女公子沈葹女士向清華大學禮學研究中心彭林教授捐贈沈老著作

主題講演

12月6日 09:35 -10:25 | 大會議室

單周堯:《鄭玄三禮注研究》管窺

吳麗娛: 從《宋書•禮志》「迎」字校勘看中古帝王婚儀的變更

林素英:《喪服》「女子逆降旁親」問題析論──以程瑤田反對鄭《注》、賈《疏》為討論中心

《儀禮》復原討論會

12月6日 10:50-12:15 | 大會議室

張德付:《鄉射禮疏》科判評及術語釋

李 旭: 禮經升席降席例辯證

陳士銀:《考工記》與傳統弓箭的製作

馬延輝:《鄉射禮》州序考

韓冰雪: 漢代射藝研究——從漢畫像石(磚)資料探究漢代弓形制

第一場第一會議室

12月6日 14:00-15:40

彭 林: 鳳笙先生之歲時祭考辨及其特色

楊小召: 王國維禮學研究初探

郭善兵: 鄭玄、王肅《禮記注》比較研究

張 帥: 南北朝禮學與鄭學關係考述

第一場第二會議室

12月6日 14:00-15:40

陳 韻:《儀禮》篇次論說考察

李洛旻: 論賈公彥之復原《儀禮》元本——以《士昏禮疏》為討論中心

程克雅: 論孔、賈經疏異義對鄭玄禮例的闡釋

葉國良: 清華簡〈耆夜〉的解讀

第二場第一會議室

12月6日 16:00-17:20

彭美玲:古禮經說中的「主」制來由蠡測

徐到穩:闑與中門解惑

呂友仁:《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皮弁、爵弁形制考

第二場第二會議室

12月6日 16:00-17:20

朱全安:江戶前期佐賀藩多久邑行釋菜禮探源

林素娟:以漢制況周制——漢代經學對於祭天禮的注解

曹建墩:理雅各之英譯《禮記》析論

第三場第一會議室

12月7日 09:00-12:00

趙生群:《史記•禮書》校讀劄記

郭鵬飛: 讀俞樾《群經平議•春秋左傳》記

李慧玲: 用在引經據典意義上的「禮」字如何標點之我見——以《漢書》、《三國志》、《新五代史》、《宋史》為例

湯勤福:《月令》袪疑——兼論政令、农書分離趨勢

方向東: 阮刻《儀禮注疏》暨《十三經注疏》新定本製作的若干問題

第三場第二會議室

12月7日 09:00-12:00

連 冕:「工」的動力學,名詞——以「禮」之造物邏輯為線索兼議歷代「鹵簿」

嚴曉星: 婺源博物館藏明益藩斲「大雅」琴銘考釋

朱 琺: 中國古代牛馬畫創作與接受中的非禮性功能意義——以滾塵馬爲中心的考察

鄭 岩: 東京藝大美術館藏西漢金錯銅管的觀察與分析

張 濤: 青銅器射侯紋飾釋讀辨析

張 喬:載禮以行——《宣和博古圖》中的禮學思想

第四場第一會議室

12月7日 14:00-16:30

王 鍔: 國圖藏八行本《禮記正義》浮簽考辯

汪少華: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周禮正義》孫詒讓批校本的校勘價值

丁 鼎: 儒家「六經之首」、「群經之首」探微

吳土法: 周代齊戒禮儀考論

第四場第二會議室

12月7日 14:00-16:30

張文江:「四子」的隱顯和出處——論《莊子》中一個師生組合

Robert L. Chard: Poetic Depictions of Confucian Rituals and the Aesthetics of Ritual

李 旭: 道德更新與禮樂重建——試論禮樂文明的文質關係與當下處境

錢 明: 從己亥、甲寅禮訟事件看韓儒宋時烈、尹拯的思想特質


 

主辦:

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研究院

清華大學中國禮學研究中心

嘉禮堂

提交